鲁迅和郭沫若对雪莱不同接受视点的比较_论文
维普资讯 http://www.cqvip.com 淮北煤炭师 范学院学 报 ( 哲学 社会科学 版 ) 第2 7卷 第 2期 20 0 6年 4月 Ju a f Hu ie o lI d sr e c es C l g o r lo ab iC a n u t T a h r ol e n y e (h ooh n oi c ne) P i sp yadSca Si cs l l e V0 . 7 o 2 1 2 N . Ap . 0 6 t2 0 鲁迅和 郭沫若对 雪莱不 同接 受视 点 的比较 程 瑞 ( 南京师范 大学 文学院 , 江苏 南京 2 0 9 ) 1 07 摘 要: 鲁迅 和郭沫若都 受到过 雪莱的影响 , 但他 们对雪莱的接 受有 着不同的视 点。鲁迅 对雪 采影响的接 受体现 出较 强的主体选择性 , 张扬 的是 雪幕启蒙者 的反抗 战斗精神。 郭沫若对雪 莱的接 受则主要是 关于诗歌创 作理论 , 关于诗歌 的创作理论上 与之 形成 了强烈 的共鸣。 在 呈现 出这 种接 受视 点 差异的原 因主要是 他们在文 学 创作上秉承不同的理念。 关键 词 : 迅 ; 沫 若 ; 莱 ; 响 ; 受 鲁 郭 雪 影 接 中图分 类号 : 0 . 1 66 2 文献标识码 : A 文章编号 :0 3— 14 2 0 )2— 0 6—0 10 2 3 (0 6 0 0 9 3 鲁 迅 和 郭 沫 若 , 两位 新文 学 的 奠 基 者 , 是 自觉 地 这 都 鲁 迅笔 下的那 么怒 目金 刚 ,他 也许 是一位 理想 而略带感 肩负起 时代 历史 的重 任 , 以文学作为 武器 , 向旧 中国的诸 种陋习开 战 ,倡 导以文学启蒙时代 的文化精英 。鲁迅 的 《 狂人 日记》 ,以狂人之视角揭示 了中国几千年 的历史 歪 歪扭扭 地写满了 “ 吃人” 二字 , 以狂人 之 口喊出 了“ 救孩 救 伤忧郁 的、 风影颇姿 的青年 。鲁迅 笔下 的雪莱无 疑 已注入 了他 自己的思想 和 内容 ,也 可见鲁迅 所要 突出 的是 雪莱 对 社 会 的怒 目金 刚式 的 反 抗 和 斗 争 的一 面 。 雪 莱思想的一个 重要特点 是启蒙主义 。鲁 迅在《 摩罗 诗力说 》中指 出,雪莱在 《 伊斯 兰的起 义》中以莱 昂之名 “ 其 国民。 吹 自由 , 警 鼓 掊击 压制” 莱 昂正是雪莱之 自身 , 的写照 。雪莱 在诗歌 中典 型地表现 了启蒙主义 , 他将诗歌 看作启蒙 的利器 :“ 一个 伟大 的民族 觉醒起来 ,要 对思想 和制度进行 一番有益 的改革 ,而诗便 是最为可靠 的前 驱 、 伙伴和追 随者。” 2(6而鲁迅 贯穿其终 生的一个 思想特 _ P) 15 色也是启蒙 主义。 留 日时期 弃医从文 ,是为 了启蒙 国民 , 子” 呼声 。 沫若 的《 的 郭 女神》 更是 以其无 畏的姿态 昭示了 像凤 凰 那样 集香 木 自焚 , 烈 火 中 重 生 的 “ 磐 ” 想 , 在 涅 思 以 求得中国的新生。他们都是倡导文学 的启蒙和战斗性 的 。 然而 , 在对雪莱 , 这位五 四时期影响 了中国一代 文人 的英 国诗人 , 接受 上却 出现了不 同的视点 。鲁迅对 雪莱 的影 在 响接受有着较强 的主体 的选择性 ,张扬 的是 雪莱 的启蒙 者的反抗 战斗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