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两个口号”论争中的鲁迅与郭沫若_论文
双刊2年5 总2) 月 0 第期( 0 1 2 第期 l 中 . J ‘ ‘ 口号" 两个 论争中的鲁迅与郭沫若 ◎ 廖久明 ( 乐山师范学院四川郭沫若研 究 中心 ) . 内容提要 : 在 “ 两个 口号”论争势 同水火的时候 ,郭沫若不但 没有批判 “ 民族革命战争的 大众文学” 口号 , 并且对 “ 国防文学” 口号做 出了正确解释 ,所 以鲁迅在 《 答徐懋庸 并关于抗 日统一战线 问题 》向郭 沫若伸 出 了橄榄 枝。郭 沫若一 方面 坚定地站在 “ 国防文学” 口号一 边 ,另一方面主 张 “ 便是 阋墙 的 兄弟应该外御 其侮 ” 所以写 出了具 有蔷薇 花性质 的 《 , 苋苗的检 阅》 。看见郭沫若的 《 戏论鲁迅茅盾联 》 后 ,鲁迅在 《 吊》中骂郭沫若为 “ 面东西” 女 人 。面对鲁迅 的攻击,郭沫若并没有 “ 以牙还牙” ,只 是一度不再赞 美鲁迅 ,可 以说真正做 到 了 “ 而不校 ” 犯 。 关键词 : 鲁迅 、郭沫若、“ 两个 口号” 、论争 在 “ 个 口号 ”论 争 中 ,鲁 迅 、郭 沫 若不 两 但都是双方极 力争取的对象 ,并且都 写过有 重大 影响的文章 ,所 以全面研究 “ 两个 口号 ”论争及 鲁、 郭关系的作品都要涉及到他们在 “ 两个 口号” 论争 中的言行。尽管如此 ,笔者 尚未 看见一 篇专 门探讨他 们两人在 “ 个 口号 ”论争 中言行 的文 两 章 ,并且现有文 章对鲁 、郭在 “ 两个 口号 ”论争 中言行 的叙述 、评价 多有不符 合事实之处。鉴于 此 ,笔者 不揣浅 陋写作此文 ,不当之处还望高明 多多批评 指正 。 义的 文学 ’和 ‘ 国防文 艺是作 家关系 间的标帜 , 鲁迅 向郭沫若伸 出橄榄枝 ( ( 答徐懋 庸并关 于抗 I统一 战线问题 无疑 l f 是 “ 两个 口号”论争中鲁迅发表的最重要 、最有 影 响、最能反映 自己真实想法的一篇文章。在这 篇文章 中 ,鲁迅频 频 向郭 沫若 伸出橄榄枝 : 我 “ 很 同意郭沫若先 生的 ‘ 国防文艺是广义的爱 国主 不是作品原则上的标 帜 ’的意 见” “ 口号 ( : ;这 按 ‘ 民族 革命战 争的大众 文学 ’ ,也 不是我 一个人 ) 的 ‘ 标新立异 ’ ,是几个人大家经过一番商议的 , 茅盾先生就是参加商议的一个 。郭沫若先生远在 日本 , 被侦探监视着 , 连去信商问也不方便 ” “ ,例 如我和茅盾 ,郭沫若两位 , 或相识 ,或未 尝一面 , 或未冲突 ,或 曾用 笔墨相讥 ,但大战斗 却都 为着 同一的 目标 ,决不 日夜记 着个人 的恩怨。然而 小 报却偏喜欢记些鲁 比茅如何 ,郭 对鲁 又怎样 ,好 像我们只在争座位 ,斗法宝” 。 深知此文 写作 内幕的冯雪峰认为 ,鲁迅这样 写是 出于 “ 团结” 的需要 : 文 中有几处 特别 提 “ 到郭沫若 ,并且有 意引用了郭沫若 的话 ; 同时也 提到 了茅盾 。这都是为 了团结 , 事前考虑过 的。 2 ” 看 看 在 国防 的 旗 帜下 (96年 6月 9日作 , 13 1 6日追记 ,原载 7月 1日 ( ( 文学丛报) )月刊第 4 期) ( 、( 国防 ? 污池 ? 炼狱》 ( 6月 1 4日作 ,原 载 7 / 现代 中文学刊 4 7 1 文学界 》第 l